• 0571-87095576

首页>小空动态>行业新闻

究竟什么是负氧离子?小空环境为您解答!

[2022-02-20 10:43:07]

  近几年,负氧离子作为又一异军突起的概念,又席卷了国内外,现在我们在某宝或某东上随便搜一搜有关于负氧离子相关的产品,比比皆是,其中,室内空气净化类的产品基本与该词语绑定出现,而其主打的概念就是“为您制造室内森林氧吧”,表示负氧离子不仅可以净化室内空气,安全无害处,其本身还能够对人体健康产生直接影响,起到镇静、止喘、除疲劳、调节神经等防病治病效果。而除此之外,我们也经常会在各种自然景点的电子显示屏中看到--“目前园区内负氧离子浓度XXXX个/平方厘米”,那么负氧离子究竟是个什么样的概念呢?


  首先来看下大家通常都会查的百度百科:


  这里直接导引到了--“空气负离子”,说明“负氧离子”这个词并不是一个专业术语。那么“空气负离子”是一个科学的说法嘛?


  我们继续往下看,对于图中提及的概念、研究简史、功能作用的引用文献,笔者也进行了检索,发现大部分文献均可以搜索到,可以证明空气负离子是一个的确存在的概念,但是在相关机理、产生和湮灭的过程却始终没有找到较为清晰的阐释。


  为此,笔者在相对权威的维基百科上进行了“空气负离子”的搜索,在英文维基上完全搜索不到该词条,而在日文维基搜索结果的导向是“负离子 (流行语)”--

1.jpg


  “负离子是带负电荷的离子,源自日本的一个词汇,负离子是‘舒适离子’、‘元气离子’。因为空气中的粉尘、尘埃有较多正离子,容易让人不舒适,而负离子则能使人感到舒适愉快。 而关于负离子与人体健康的关联性则起源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之间,当时有些学者主张,空气负离子(negative air ions)对人体健康有正面帮助,但目前尚未有科学证据足以证明。各国主管机关未订出相关法令标准,相关商品亦有困难以判断效能及不实宣传而遭罚款者,且有学者认为其为伪科学。”


  由此可见,有关于负(氧)离子其实还是存疑的。


  当然在国家林业局的网站上,还是可以搜索到80条与空气负离子相关的批文,不过大多数是关于生态指标监测设立以及旅游业开展有关的内容。


  在进行了各种渠道的搜索以及查询相关论文后,笔者将找到的一些具有一定参考价值的内容罗列如下:


  1.我国有关空气负(氧)离子的国家行业标准一共有两项,主要关于负氧离子浓度检测的规范。


  2.负离子首次见报是在 1987 年 12 月的日本,当时是一则商业广告,商品名称叫作“离子吸烟器”,广告文案是这样写的:本产品利用负离子功能,能将所吸入的香烟烟雾转化为含有丰富离子的新鲜空气。


  3.我国多个地方的新闻报道中都提到了世界卫生组织(WHO)关于“清新空气”的定义及负离子浓度标准。但是笔者在WHO官网进行了一小时的搜索,也未找到相关内容,最后发现该内容来自于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负主任、清华大学化学系教授林金明《环境健康与负氧离子》这本书中“负氧离子浓度与健康的关系”章节。


  4.2000年12月9日东京大学的安井至教授曾在他的个人网站上抨击负离子风潮,认为负离子是商家的行销手段,并称被那个自称博士的人所骗得关西电视台的制作人与主播缺乏理性思考能力。


  2002年7月3日,日本《读卖新闻》刊登了一则质疑负离子的报道,该报道中还有诺贝尔化学奖得主野依良治教授的评论:“倘若从科学的角度理解负离子,我们必须先行定义此物质的属性,之后方有讨论其效果的可能;让大众去相信一个根本不存在的、自创的名词,个人认为匪夷所思”。


  百度百科“空气负离子”词条内容资源的提供单位--中国电子学会的官网中搜索不到任何有关“空气负离子”乃至“负离子”的信息。


  空气负离子的权威文献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环境中空气负离子的分布与气象、植被等的关系。


  利用负离子除尘除霾效果显著。


  在这里,秉着大胆质疑,小心求证的科学精神,笔者只能为读者提供较个人向的结论:自然界的“空气负离子”可能对于人体健康存在益处,因为仅能推测出其结构为单元子结构,具体作用机理尚未明确,所以不排除A(空气负离子)与B(某物质)“共生”,其实B导致了结果C(有益于人体健康),B与A并无关系的可能性。因此仅就对人体健康的直接影响方面,负离子类产品的作用依然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


  在室内除尘除霾方面,负离子对于PM2.5、PM10的吸附作用还是非常明显的,相较于目前市场上较火的光触媒空气净化产品,负离子可以更迅速地吸附空气中的悬浮颗粒;而在净化室内空气污染物方面,两者的作用机理相似,甚至可以说负离子就是光触媒机理的一部分,都是通过强氧化性将大部分有机物分解成对人体无害的水和二氧化碳。但是在环保方面,光触媒的优势较为明显,因为负离子空气净化产品在产生负离子的同时,可能会产生臭氧、氮氧化物等对身体有害的气体。综上,读者在购买室内空气净化产品时,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选购合适的产品,如果可以的话,尽量选择技术较为成熟,证书较为完备的产品。